最新資訊
昆明:城市建設打造新格局呈現新面貌
時間:2021-09-22 11:36 來源:未知 微信公眾號:yn2553 QQ公眾號:800061629
城市建設關乎城市形象
更關系到群眾的生活質量
2016年9月,昆明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確立了“加快建設立足西南、面向全國、輻射南亞東南亞的區(qū)域性國際中心城市”的奮斗目標。今年,全面提升“中國春城、歷史文化名城、國際大健康名城”三大城市品牌,把昆明的發(fā)展格局提升到一個更大、更廣、更遠的能級范圍。
5年來,昆明市在推動基礎設施和城鄉(xiāng)建設方面搶抓新型城鎮(zhèn)化發(fā)展的歷史機遇,在著力改善基礎設施和城鄉(xiāng)人居環(huán)境,大力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歷史性成就。讓群眾真切感受到國土空間治理水平的提升,享受“看得見、摸得著”的城市空間品質,實實在在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。
二環(huán)東路沿線栽種月季花。李海曦攝
自小生長在重慶,大學畢業(yè)后選擇在昆明工作和定居的李文藝說:“這是一座能讓人在生活和工作之間找到平衡的城市,更重要的是這座城市,給了我最大的尊重。”
“昆明有夢想、家鄉(xiāng)有父母。隨著昆明通往國內相鄰省份和重要城市的高等級公路網的形成,滬昆、云桂等高鐵建成通車,長水國際機場航班數量日益增加,早上在昆明吃碗過橋米線后,一趟飛機便讓我直抵重慶老家,中午就能和家人舒舒服服吃著火鍋,這樣的情景再也不是夢。”李文藝說。
城市建設的目標是宜業(yè)、宜居、宜樂、宜游。
昆明街頭花團錦簇。黃曉松攝
2020年,昆明高速公路總里程達1160公里,公路通車總里程突破2萬公里,實現縣縣通高速。滬昆、云桂等高鐵建成通車,昆明邁入高鐵時代,拉近了昆明與外界的時空距離,與西南各大城市間“朝發(fā)夕至一日還”變成現實。地鐵運營總里程達139.7公里,“米字型”軌道運行網絡初步形成。
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最高達4807萬人次,居全國第6位,基本構建了“暢通全市、貫通全省、聯通全國、融通全球”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,開辟了昆明融入全國全球經濟發(fā)展大格局的“通道版圖”。
周末,李文藝選擇在家門口和家人來一場“慢旅行”,她走進美麗鄉(xiāng)村,看花賞景品美食。“美麗宜居鄉(xiāng)村建設讓農村環(huán)境大變樣,農村衛(wèi)生廁所、公交等基礎設施趨于完善。”鄉(xiāng)村美了,人也美了。
5年來,昆明市堅持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(zhèn)化加速推進,全面取消落戶限制政策,加快推進農業(yè)轉移人口市民化、進城落戶農業(yè)轉移人口權益均等化,全市常住人口城鎮(zhèn)化率從70.05%提高到79.67%。農村人居環(huán)境持續(xù)改善,農村衛(wèi)生廁所覆蓋率達到90%以上,全市鄉(xiāng)鎮(zhèn)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覆蓋率、村莊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、公交“鎮(zhèn)鎮(zhèn)通”覆蓋率均達到100%。建制村通郵、通客車、光纖寬帶網絡和4G網絡實現全覆蓋。
鄉(xiāng)村振興戰(zhàn)略和新型城鎮(zhèn)化建設協同推進,呈貢新區(qū)發(fā)展全面提速,晉寧撤縣設區(qū)、加速融入中心城區(qū)發(fā)展,“美麗縣城”、“美麗鄉(xiāng)村”、特色小鎮(zhèn)創(chuàng)建成效顯著,實現縣縣通高速、鄉(xiāng)鄉(xiāng)通油路、村村通硬化路,城鄉(xiāng)面貌煥然一新,昆明成為宜居宜業(yè)的魅力家園。
坐地鐵刷臉就可乘車;走到房間門口,對著設備刷下臉,房門自動打開;推門進入,房間燈光亮起、窗簾打開,窗外美景一覽無余;“叮當,我要看電視。”“叮當,把溫度調到25℃。”……這些曾經在電影里出現的高科技生活場景,如今在昆明變成了現實。
2020年,昆明市實施“刷臉就行”工程,將人臉識別技術廣泛應用于交通、住宿、會務、身份證明等領域,切實解決群眾辦事難的瓶頸問題,提升全市政府服務效率和能力,構建以人為本、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務新體系,實現“人臉即證照、人臉即身份、人臉即材料”的目標。把昆明市打造成全省領先、全國知名的新型智慧城市標桿。
隨著5G網絡在昆明主城區(qū)快速覆蓋,如今,昆明的人臉識別技術已在智慧安防、刷臉支付、刷臉入住等多個領域廣泛應用,充分展現了昆明智慧科技城市形象,讓市民生活更快更便捷。
地鐵人臉識別。昆明日報資料圖
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。
為了在有限的道路資源下,最大限度地提高路口通行效率,今年7月5日,昆明在北京路與人民路交叉路口設置了首條“潮汐車道”。交警二大隊六中隊中隊長李燕強告訴記者,在30秒內,“潮汐車道”的隔離帶會自動往通行車輛較少的一側移動,為通行壓力較大的一側多“勻”出一條車道。
“這個路口之前非常擁堵,每小時通過路口的機動車差不多有3200輛,車輛通過路口需要2至3個信號燈。實施‘潮汐車道’后,1個信號燈就可以通過了。”李燕強說,目前,北京路除了交三橋十字路口設置了“潮汐車道”,霖雨橋與北京路交叉口也有。“不同路段不同擁堵,使用的方式也不同,但是治堵只有一個目的,讓群眾出行和回家的時間縮短一點。”
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黨委委員、副支隊長尹紹東介紹,為緩解交通潮汐現象,昆明市全面取消“禁左”和右轉信號燈控制,按照“一點一策”和“先管理、后基建”的原則,綜合采取借道左轉、增加右轉專用車道、動態(tài)調整信號配時、疊加放行以及設置機動車待行區(qū)、非機動車“蓄水池”等措施,并先后推動完成了200余項工程性措施和600余項“微改造”措施落地落實。
昆明正加快推廣應用交通信號“綠波”及自適應協調控制,53條路段實現“分時段”綠波,521個路口實現自適應感應控制,主城區(qū)信號燈聯網率從28%提升至86.1%,11個試點停車場實現先離場后付費,進一步提高了道路通行效能,為市民提供了便利、高效、快捷的出行服務。
機場高速。李海曦攝
市容環(huán)境是一個城市的“窗口”和“門面”,代表著一個地方的形象。
2019年起,昆明市對主城區(qū)62條重要城市道路開展了市容環(huán)境整治提升,著力通過“美化”“凈化”“綠化”“亮化”“治亂”“治污”“治差”“治堵”以及“增綠、添彩”等舉措,解決城市市容和生活環(huán)境“臟亂差”問題。其中,北京路、滇池路等15條美麗示范大街,穿金路、龍泉路、紅塔東(西)路、教場中路、春城路、日新路等33條花樹大街均已全部打造完成;二環(huán)沿線五華區(qū)、官渡區(qū)、盤龍區(qū)、西山區(qū)、滇池度假區(qū)已基本完成了73公里掛花工作,沿線的月季花已盛開,展現了良好的花環(huán)景觀效果。
通過歷時兩年的整治提升,截至目前,昆明市已對市區(qū)90余條、500多公里的城市道路進行了提升改造,全市排查各類窨井蓋23.14萬個,更換新式防沉降井蓋6.25萬余個,已改造過的道路基本達到了“路面平坦干凈設施全、綠化景觀別致效果好、立面整齊美觀不雜亂、視線開闊亮化有特色”,市民無論走路、騎行或開車,均有較好的體驗感。
家住金領時代的李女士有著明顯的感受。駕車從北邊穿越南市區(qū),以往凹凸不平的路面變得平坦了,道路兩旁在完善文化傳承、生態(tài)、游憩等復合功能的同時,突出花卉主題和季相變化,形成冬季、春季各類花木絢麗多彩,夏季綠樹成蔭與花草交織,秋季和風悠悠與色葉植物相融的“多彩昆明”“美麗春城”。讓城市不僅有“顏值”更有“內涵”,出行更開心了。
昆明城市形象、品質得到大幅改善和提升,市民對城市的滿意度不斷提高,“春城”生活更加美好幸福。
北京路升級改造安裝上石墨烯LED路燈。記者李海曦攝
下一步,昆明將繼續(xù)對長水機場至主城區(qū)公路路域兩側高層(重要)建筑進行亮化提升改造及建設;分批分期實施翠湖公園視覺提升工程;對盤龍江航道北起米軌鐵路橋、南至雙龍橋約4.2公里兩岸沿江步道景觀帶和重點橋梁進行亮化提升,通過科技燈光結合音響、3D投影、水幕投影、時空隧道、數字投影、互動影像和其他科技媒體手段,將文化藝術、光影設計和互動演繹等內容融入盤龍江航道夜游項目,將其打造成為昆明夜晚的一道亮麗風景線。將昆明裝扮成一座光彩奪目、熠熠生輝的“不夜城”。
來源:昆明日報
免責聲明:我們尊重原創(chuàng)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。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,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。

更多新的招聘、考試信息
關注微信公眾號:yn2553
或長按二維碼關注
上一篇上一篇:cop15倒計時20天 | 春城昆明歡迎您!
下一篇下一篇:倒計時20天,昆明迎接COP15氛圍濃